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理论学习>>正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2022-09-30 14:45  

  新中国成立73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新中国成立73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巨变。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国家和民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如今的中国繁荣稳定,综合国力持续提升,中华民族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经济建设为中国发展进步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性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十一位,2007年跃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跃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对外贸易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经济总量大幅提升。2021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4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达到2012年的1.8倍。2013—2021年,年均实际经济增速达到6.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从人均来看,2021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高收入国家门槛。

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新时代10年,我们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培育了一批与世界先进水平并跑领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通信技术实现了从4G同步到5G引领的技术赶超,工业互联网实现了从萌芽到高速发展的蝶变。

  世界级城市群都市圈加速布局建设。新时代10年,我们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先后规划了19个国家级城市群,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取得显著成效。比如,京津冀在交通一体化、产业转移协作、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都市圈深度融合、广深“双城联动”、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成果显著;长三角区域在产业链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诸多标志性成果;等等。

  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基础科学方面,我国学者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快速增长,占SCI收录总量的比重由2012年的12%上升到2020年的近24%。创新主体方面,2021年683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重大科技方面,“嫦娥”探月、“海斗”深潜、“北斗”导航以及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成果持续涌现,我国自主创新水平不断接近世界前沿。

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我们党一切奋斗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名义增长705.8倍。与此同时,居民消费种类极大丰富,食品方面,肉蛋奶消费量不断增长;衣着方面,实现了从保暖到时尚美观的转变;耐用消费品方面,冰箱、彩电、洗衣机成为家庭“标配”,手机、电脑逐步普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民生保障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达到99%以上。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从2012年的2.88下降到2021年的2.50。

  新型城镇化推动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伴随我国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持续提升。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相较于2012年提高了11.6个百分点。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4.7万元,与2012年相比近乎翻番;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2年的32%下降到28.6%。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污水处理等加快实施,大大提升了城镇居民生活品质。

  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新时代10年,我们党始终将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作为重要目标,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们工作更安心、生活更舒心、对未来更有信心。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目前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人民群众医疗负担持续减轻,“看病难”问题有效缓解,  “看病贵”问题得以减轻。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2021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8%,分别比2012年提高6.4个百分点和27.8个百分点,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显著缩小。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就业人员素质大幅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早期,自然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一度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短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一大向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10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全国地表水Ⅰ—Ⅲ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达到84.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10年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6.2%。能源结构明显改善,风电、光电、水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碳汇能力持续提高,森林面积持续增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加速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显著加大。10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加快建立完善,制修订了生物安全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生态保护监管力度明显加大,长江十年禁渔取得显著成效,祁连山、秦岭北麓等地区实现了由乱到治的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和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初见成效,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得到很好恢复。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巩固。

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政治经济版图发生深刻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不足5%。2021年,我国GDP规模达到17.7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份额上升至18.5%。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新发展给世界带来新机遇,我国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对外贸易方面,202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05万亿美元,服务贸易突破8000亿美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56%和70%。国际投资方面,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735亿美元,比2012年增长55.3%,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制度建设方面,出台外商投资法,全面推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连续5年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2013年的第九十六位跃升至目前的第三十一位。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被多次载入联合国决议,为应对当前全球性挑战指明了方向。积极推进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改革,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亚信峰会、“中国+东盟”、“中国+中亚五国”等区域合作。中非合作论坛等多边合作论坛持续举办,多领域合作务实推进。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从更广阔的视角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安全治理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在疫情防控、疫苗研发、医疗救援等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已向150多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

  共建“一带一路”从愿景变为现实。2013年到2021年,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年度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1.8万亿美元,增长73%;国际投资和产能合作不断深化,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1613亿美元。我国与13个沿线国家签署7个自贸协定。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新中国成立73年来特别是新时代1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部门审核:张卫平

责任编辑:杨清跃

稿件来源:人民网

关闭窗口
  • Copyright@2019 Ji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江中精诚工作室